本網評論員 金平
6月19日,學校舉行2024年西部計劃志愿者出征儀式。全體志愿者莊嚴宣誓,表達了“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的堅定信心與真摯情懷。
天地蒼茫,碧波萬頃,駿馬奔騰,牛羊悠然。遠方,群山巍峨起伏,溪流蜿蜒迤邐,村落炊煙裊裊。一半是詩情畫意,一半是人間煙火。20多年來,關于青春奮斗的故事不斷在此上演。
以青春之名,赴西部之約。從戈壁灘到無人區,從森林草原到高原荒漠,從基層一線到偏遠地區,廣大經院學子將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他們中有已扎根山南8個年頭、把家安在西藏的工商管理學院畢業生黨員李雪峰,有畢業后二次入伍、在部隊榮獲三等功的旅游與酒店管理學院畢業生馬興科,有“以青春奔赴西部,用熱愛抒寫擔當”的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畢業生李梓怡,有放棄“鐵飯碗”、選擇到基層工作的全省高校“研究生黨員標兵”培育創建個人、會計學院畢業生季博,還有懷揣著對新疆的無盡向往和對基層服務的滿腔熱忱、投身西部計劃的經濟與貿易學院畢業生許蒙恩……步履的堅定,源自對信仰的執著追求。
4月23日,重慶。一場座談會,聚焦于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由點及面去運籌,由面到點去落子。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西部地區在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中舉足輕重。要一以貫之抓好黨中央推動西部大開發政策舉措的貫徹落實,進一步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提升區域整體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力譜寫西部大開發新篇章。”蘊含在戰略要求字里行間的,是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西部地區的期許和愿景。
我國西部地域遼闊,橫跨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2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國土面積占全國的72%,擁有全國約27%的人口,在維護我國國防邊境安全、生態安全、水安全、能源資源安全等方面占據重要戰略地位。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自1999年黨中央作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決策以來,西部地區經濟“筋骨”越來越壯,“血管”越來越通,“顏值”越來越高。近年來,新疆阿勒泰、西藏拉薩、甘肅天水、陜西西安、四川成都、重慶等城市火爆出圈,西部地區“吸金力”“吸睛力”十足。然而,由于面積廣闊,各地區自然條件迥異、發展水平不均衡,西部地區在教育、醫療、住房、就業等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
完成“打基礎”“練內功”后,西部大開發已進入第三個10年,“高質量發展”成為該階段的鮮明主題。如何實現西部“大舞臺”吸引青年“好演員”、青年“好演員”成就繁榮“好節目”、繁榮“好節目”帶火西部“大舞臺”的良性循環,成為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當務之急。人才是第一資源,避免欠發達地區人才流失嚴重、發達地區人才吸引力強勁的人才聚集“馬太效應”,打響西部引才、留才“翻身仗”,實現青年人才與西部地區的雙向奔赴,能有效解答這個新命題。
在最正確的地方打最深的井。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青春是“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的浩然正氣,是二萬五千里長征路上那一聲鏗鏘有力的“跟著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青春是“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堅韌不拔,是一窮二白下、篳路藍縷時“就爭一口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勇立潮頭、自我革命。青春是“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的豪情壯志,是追夢征程上“有志者奮斗無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青春是“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的堅定信念,是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展現青春作為、彰顯青春風采、貢獻青春力量”。
嫩竹做不了扁擔,軟肩挑不起重擔。千磨萬擊方能砥礪意志品質,攻堅克難方能鍛造過硬本領,知重負重方能強化使命擔當。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廣大青年既要志存高遠、一往無前,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也要吃苦耐勞、敢于斗爭,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開拓者;還要心系家國、擔當作為,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奉獻者。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觀日月星辰,看草木枯榮。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去開發,去建設,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