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 柏杉
豆瓣評分:8.0(第一季)/8.6(第二季)
觀影人:金聞 ?
就懸疑探案這一題材而言,這部劇的故事很傳統,與“神探狄仁杰”系列風格類似,沒有刻意的燒腦和反轉,通過線性且套路化的“案發-偵察-推理-揭曉”流程偵破“詭案”,反而一躍成為近幾年為數不多的國產神劇。在播出時更是出現第一部還沒結束,第二部就已經被催更的盛況。所以是不是大制作并不是一部劇成敗的關鍵,它之所以受到觀眾追捧,其實還是在于兩個字:誠意。
“不用流量明星”,這對于很多制作人而言,是很難想象的,因為沒有流量支撐,收益無法預測。從這個決定也可以窺見,本劇主創對這部作品是有追求的,每個單元中出現的“老戲骨”可以佐證。全劇沒有演技拉跨的,此為誠意之一。
《唐朝詭事錄》每個單元的故事,都可獨立成為一部劇情完整的電影觀看,且質感極佳。 “甘棠驛”、“黃梅殺”、“石橋圖”三個單元尤其明顯,不管從故事的布局,還是“氛圍感”來說,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覺,讓人能看見該劇的滿滿誠意。
懸疑探案類的劇,最忌諱枯燥乏味,但是這部劇卻在詭譎的案情中,融入了不少其他的元素,集喜劇、職場劇、言情劇、權謀劇等于一體,豐富卻無贅余,可謂是誠意之三。
本片特效的視覺呈現也是精彩絕倫,泥塑的破裂重生、大鼉的身臨其境、莽蛇的纏繞索命、參天樓的拔地而起……不僅沒有廉價的一眼看破的感覺,反而充滿經得起考究的本土玄幻特色。服裝雖沒有嚴格到細致精準,卻也滿足了朝代設定的基本要求。演員妝容沒有過度的濃妝和濾鏡,但在細節上又極力還原時代,即便劇中配角花鈿的貼用也是千人千面。
戶外取景驚艷壯美,很多鏡頭的人物、背景都和諧養眼。演員和角色上既有老戲骨的傾情出演、每一個動作和微表情都精準傳達;也有年輕演員的努力塑造、性格和人物形象十分貼切,每一個案情的配角都能把精神分裂、隱忍殘暴的心里活動惟妙惟肖的演繹出來。
角色設定上,蘇無名和盧凌風“腦力+武力”的組合有致敬借用狄仁杰和李元芳的偷巧,然而這個延續是十分成功的,蘇無名作為狄仁杰的弟子,探案手法和在朝堂上的政治手段、人生目標都有神探狄仁杰的影子。這對新組合可以看到狄仁杰和李元芳年輕時的樣子,蘇無名一句:你覺得呢?更可比同于“元芳,你怎么看?”有意思的是李元芳扮演者張子健在劇中也出演了裴堅,算是一種傳承和聯動吧。
跟飛來飛去的仙俠劇不同,本劇的“武功”設定為“殺人技”,因而招式干練凌厲,毫不拖泥帶水。除此之外,編劇的文學素養很高,劇中臺詞文白兼用,對奇花異草的解釋說明簡短明了,文人雅士的茶道、詩詞有神韻,主角的臺詞幾句就把鮮明的個性凸顯出來。雙男主之間互懟,蘇無名伶牙俐齒的忽悠、盧凌風的蠢萌臺詞都很好的豐富了人物形象。
除了詭異的案情進展,全劇主要還是盧凌風的成長過程,從一身傲氣、高高在上、探案沖動無腦的中郎將到注意細節、有勇有謀、體察民情的大理寺丞。蘇無名對于唐朝官場的潛規則也逐漸熟悉,在獨守原則以外也逐漸變得圓滑世故,其他幾位配角也都在各自的人生軌跡上綻放光彩。能夠跟著劇中人一起成長,大概也是看劇的樂趣之一吧。
有意思的是,針對第一季幾位“臉熟”老戲骨一出場,觀眾就猜測絕對是幕后黑手的笑談,導演也充滿誠意的表示,在第二季中觀眾會看到更多的“生面孔”,將懸念保留到最后一刻。第二季的時候,從筆者存了一個月就為了一口氣看完40集來看,導演的確是“說到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