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評論員 金平
“功利”一詞通常帶有貶義,常與急功近利、不擇手段等負面評價相聯系。若我們將“功利”理解為“下功夫”與“謀利益”的結合,則蘊含著深刻的實踐智慧和價值追求,這種理解不僅能為“功利主義”提供現代詮釋,更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務實而積極的生活哲學。
下功夫意味著對人才培養質量的執著追求。近年來,學校持續推進“新財經”改革,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做有組織的科研,深化產教融合,這些舉措體現了我們對教育規律的尊重和對辦學質量的堅守。從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到省部級創新平臺的突破,都是我們下功夫辦教育的生動注腳。
下功夫需要科學方法與創新智慧。學校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方法改革,創新“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建設,打造“金課”、淘汰“水課”。這些舉措體現了我們對教育規律的深刻把握和對辦學方向的精準定位。
下功夫本身就是一種價值追求。在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財經大學的征程中,我們不僅收獲了辦學實力的提升,更形成了以校訓為核心的經院精神譜系,這種精神財富比具體的辦學指標更具深遠意義。
謀利益不應局限于規模擴張。學校堅持內涵式發展道路,在保持適度規模的同時,更加注重質量提升和特色凝練。從“三有三實”人才培養到“新財經”改革,體現了我們對辦學效益的全面理解。
謀利益需要戰略眼光與全局思維。學校制定“十四五”發展規劃,明確“三步走”戰略目標,體現了對高等教育發展趨勢的準確把握。通過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為學校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謀利益應當有底線思維。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通過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確保學校發展不偏離正確方向。
下功夫是謀利益的基礎。沒有扎實的辦學積累,再宏偉的發展目標都難以實現。學校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學科建設,正是為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謀利益是下功夫的動力。明確的發展目標能夠為辦學實踐提供方向和動力。學校“雙升戰略”目標的制定,正是為了凝聚共識、激發動力。
二者的統一構成完整的辦學實踐。只下功夫不謀利益,容易陷入故步自封;只謀利益不下功夫,則難免根基不穩。二者的有機結合,才能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重新解讀功利,不是為急功近利正名,而是試圖在高等教育激烈競爭的背景下,探索一條持續發展之路。下功夫謀利益,既是對辦學規律的深刻把握,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財經大學的新征程上,我們需要這種既腳踏實地又積極進取的辦學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