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衛超妍
人物簡介:池小萍,金融學院保險學副教授,出版《保險學案例》一書,在 《湖北社會科學》雜志及其他發表過《湖北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機遇與挑戰》等多篇論文
堅持底線原則
“我很鄙視要分的行為,要及格和要高分性質一樣!這對誰都不公平,尤其是考研的同學更懂得公平的意義!” 期末考試結束時,個別學生以考研之名跟池小萍要高分,被她堅拒。她的回復被傳到網絡后,被網友力挺,被譽為“中國好老師”。
池小萍的教學有“三不”原則:上課不拍照, 作業不拖延,考試不要分。隨著智能手機拍照功能的強大,用手機拍PPT做筆記成為高校課堂的一道風景線。但池小萍上課,是絕對不允許學生拍照的,尤其是重點或難點知識。有個別學生偷偷拍照,結果就被池老師當堂批評。她說:“這些內容都是書本上的知識點,應該多預習多看書。拍PPT只會一掃而過,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寫下來的知識點才能記性深刻。”再后來,只要是池老師的課,同學們都會認真做筆記。
針對少數學生作業拖延現象,池小萍上課第一天就跟學生約法三章: 作業與考試平時成績掛鉤,不按時完成作業者,她不再督促或索要作業,以此來根治學生“拖延癥”。
為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池小萍經常給學生布置制作PPT的作業,讓同學們課堂討論,發表觀點。如果答案不夠理想,她會繼續圍繞這個問題和大家一起討論,直到大家完全理解。
“池老師教授的《人身保險》課是我大學學得最好的課程,很感謝池老師煞費苦心對我們嚴要求,讓我們不僅學到知識,還學到做人的原則。”保險Q1141的張明揚說。
站穩三尺講臺
池小萍從事教學30年了,只要還沒退休,她就會站穩三尺講臺,把自己全身心地交給課堂、交給教學、交給學生。
保險Q1141班王露同學回憶,有一次池老師感冒非常嚴重,嗓子很疼,嗓音很小,但她沒有請假,而是堅持上課。雖然只有短短兩節課,她講課的聲音很小,但大家聽得很認真。
課堂上,池老師經常把時事熱點結合到到教學中,讓學生既記牢知識點,又對課外知識有了延伸了解。金融11403班學習委員王威非常喜歡這種教學模式。
“作為一名教書30年的老教師,我們的教學方式可能與現今的青年教師不太一樣,但我們的教學職責就是為學生負責,為教育負責,為社會負責。學生就像是我的孩子,希望他們學會學習,學會自律,學會溝通,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