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偉,來自湖北經濟學院信息管理學院電商Q1141班,他的家在農村,在大學三年間,他都靠國家助學貸款來支付學費。大二開始,在學校找到一份兼職,每個月有200多元收入補貼,并在校外兼職獲得一部分生活費,曾經獲得“信管青協優秀志愿者”、“見義勇為優秀大學生”、“校優秀共青團員”等光榮稱號。生活中,他樂觀向上,熱愛籃球;學習上,他積極進取,憑借自己的努力不斷追尋人生的價值。他秉承著湖北經學院“厚德博學、經世濟民”的嚴謹校訓,在實踐中不斷奮勇前進。
見義勇為躍入水中
2013年8月20日,李玉偉放暑假歸家,來到家鄉黃河清大橋下河段游泳。他在岸上休息時,聽到呼救聲,看到三位少年在池塘中掙扎。他迅速跑過去,掰斷了一根樹枝遞到離岸最近的那個孩子,把他拉了上來。隨后立刻跳入水中救了第二個人。
四次下水找尋落水少年
當他再次回到水里時,第三個孩子已經看不見了,他大聲呼叫,借用樹枝四處尋找。后一頭扎入水里,但因水性不夠,潛不到深處,外加水質渾濁,依舊沒有尋到第三個孩子的身影。當他看著兩位已獲救孩子的焦急渴求的眼神,第三次跳到水里找人。但由于水很渾濁,搜尋活動陷入僵局。不久警察趕到,他穿上警察給的救生衣、系著繩子第四次下水找人。三米多深的水域扎了很多猛子,依舊不見失蹤者。此時,他已經斷斷續續在水中尋找了一個多小時。
無能為力心生愧疚
當看到抱頭痛哭的孩子家長、忙碌的警察和熱情幫助的村民們時,他心一橫,又一次扎進了冰冷的水中。就這樣,他在出事的其他地方繼續尋找,三小時后,他抓到溺水者的頭發,迅速抓住其胳膊并抱出水面。上岸后,他幫助警察將溺水者送往醫院,然而奇跡并未發生。他對自己沒能救出第三名落水少年而深感愧疚。
在看到發來的感謝信,學校師生才知道李玉偉的英雄事跡。經校黨委研究決定授予他“見義勇為優秀大學生”、“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中國青年報》、《今日貴德》、《長江日報》、《大楚網》等媒體紛紛對此進行了報道。
呂忠梅校長說:“學校開展的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是讓學生學會尊重生命,讓學生有防范意識,在需要的時候能救人救己。這對成長有益,對社會也有幫助。”李玉偉用他的行動向我們詮釋了:“見義勇為,見義智為,促進民族團結”的贊歌。他救起落水少年不求回報,踐行了經院厚德之校訓,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