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檔案:安痕,甘肅定西人,經濟學系經濟Q1141學生。2009年9月就讀我校,2010年12月服役于濟南軍區26集團軍,2012年12月退役后返校繼續學業,2013年7月創辦武漢市江夏區博學雜志鋪并入駐校智慧園,該項目被評為湖北省大學生創業項目。期間獲我校軍政訓練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首屆“十大自強之星”;濟南軍區沂蒙旅優秀士兵、旅部十佳理論骨干、感動五連最佳人物獎。
用腳步丈量軍旅夢想
2009年,踏入學校大門的安痕,軍訓一結束就加入到國旗護衛隊,每天天還沒亮,他就起床走向訓練場。蛙跳、俯臥撐、3000米負重跑……為了零失誤,隊列中行進間轉法的幾個簡單動作,他訓練一遍又一遍。“初中時,我就憧憬成為軍人。由于家庭經濟較為困難,父母希望我好好學習考取大學,早日挑起家庭重擔。上了大學后,我一直沒有放棄當軍人的夢想。”安痕說。
2010年5月,湖北省大學生征兵工作啟動,安痕聞訊后馬上報名,但遭到父親的反對 。安痕一邊耐心做父母的思想工作,一邊參加體檢。由于他的堅持,父親最終決定支持安痕圓軍旅之夢。2010年12月,安痕踏上開往濟南軍區的列車,開始了2年的軍旅生涯。
作為連隊唯一 一名大學生,他從嚴要求自己,在爬行穿越鐵絲網項目中,高強度的訓練使得他的胳膊、腿疼得不能挨地,肘關節和膝蓋上都是血,但他仍不打折扣地完成訓練任務。“步兵科目訓練很艱苦,但為了夢想,我能堅持。”安痕說。
2011年11月,他所在的連隊在青島執行國防光纜鋪設任務,挖掘管道伊始,因地下水浸泡,挖好的管道全部塌陷,他們只能返工重挖。完成指定任務后,安痕又參加黨員模范突擊隊,幫助其他小組完成管道挖掘任務。在埋光纜的前一晚又下起大雨,一夜的雨水灌入整條溝渠,連隊成員們只能跳進水里踩著光纜填埋。此時正值深秋,天氣寒冷,安痕自告奮勇,第一個跳進冰冷的水中,把光纜壓到最底層。任務完成時,他的雙腳凍紅了,麻木得不知疼痛。
“把最美的青春獻給部隊。”安痕說,“我不會忘記部隊的戰斗精神,不會忘記一起流血流淚的戰友,更不會忘記我曾是一名軍人。”
在實踐中成長
2012年12月,退役后的安痕重返母校繼續學業。脫離課堂和書本2年的他,花了2個月的時間提前看書預習,課余還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鞏固專業知識。他特別重視實踐,認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2013年7月,他帶領經濟學系學生黨支部實踐小分隊前往紅安縣杏花鄉劉世科村,開展“支部共建促發展——情系革命老區”主題社會實踐。為期7天的調研中,他們圍繞鄉鎮產業與農村經濟發展問題開展研究,形成近3萬字的實踐報告,為該鎮經濟發展提供建議。2014年5月,安痕參加湖北省國土資源廳土地調研項目,跟隨調研團隊往返于武漢、仙桃、鄂州、黃岡等地,調研當地各大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入駐企業情況以及土地利用情況。小組完成4個地級市及其轄區的工業園區的調查總結,形成了3萬余字的土地使用現狀調研報告,為省國土資源廳提供決策參考,受到好評。
投身創業踐行自強精神
2013年5月,他擺攤賣雜志,想通過創業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剛開始擺攤時,上課、擺攤、開會……安痕有時忙得一天只能吃一碗泡面。由于在部隊過度透支,他的身體留下了后腰椎間盤突出等病痛,忙碌起來作息不規律時,他的腰就疼得厲害,不得不到校醫院做針灸、中藥治療。盡管學習和創業非常繁忙,他依然滿懷激情,用心經營。
半年后,安痕辦理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在西區報刊亭成立了博學雜志鋪。“我相信前進道路上的困難,都會是日后成功的墊腳石。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能吃苦,能堅持,就會成功。”安痕說。
2014年3月,他擔任經濟學系大學生創業基地負責人,該基地“心聚會工作室”項目被評為省級大學生創業項目。從2013年5月創業至今,他已有博學雜志鋪、心聚會工作室以及中藥材飲片加工調查與研究3個項目正在實施。
經濟學系輔導員商守衛說:“作為黨員,安痕保持部隊艱苦奮斗、腳踏實地的優良傳統;作為軍人,他充分發揚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作為創業者,他宏揚了勇于創新、永不服輸的精神,是一位真正愛國奉獻的人,是值得廣大學子學習的自強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