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許楊楊 見習記者 張瑋
人物檔案:
王慶勇,信息工程學院計科Q1241班學生,我校首屆“科研之星”。2013年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計算機信息應用與素養大賽一等獎、全國“電工杯”數學建模競賽三等獎、第30屆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Honorable Mentions獎。
拿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一等獎,撰寫科研論文20余篇,發表論文10余篇……一系列的科研成績,讓王慶勇在信息管理學院“小有名氣”,這個長相憨厚的大三男生,在技科Q1241班同學的眼里,是個專業的“科研迷”。
搞科研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說起自己對數學建模的興趣,王慶勇說因為一次比賽經歷,讓他徹底迷上了科研,并且一發不可收拾。
2012年暑期,他參加了學校暑期數學建模培訓班,并在同年9月參加了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這次參賽經歷讓王慶勇對科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加入了學院科研團隊,與團隊成員一起做研究。2013年,他擔任暑期數學建模班班長,和同學們一起備戰數學建模比賽。科研團隊參加各項數學建模賽事,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9項。
談到這些成績,王慶勇認為“興趣” 是最好的老師。他說:“在大學里,遇到自己感興趣的比賽或者活動都會積極參加,在參與過程當中會激發自己的潛能,不斷提升自己。”他認為,大學生要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學習方向。
話學習 實踐是收獲的基石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王慶勇認為,只有辛勤的付出且懂得堅持,就會有所收獲。
2012年和2013年寒暑假,王慶勇都沒有回過家。憑著對數學建模的一腔熱情,他和隊友們一起在學校學習鉆研。“沒有任何基礎,一切從零開始,所以就要抓緊時間學習。”他笑著說。2013年的寒假,王慶勇留校參加數學建模培訓。放假期間,學校后勤和食堂員工大都放假,只有九華廳餐廳限時開放。有時學習忘記了時間,過了飯點他就只能吃泡面將就。那段時間,王慶勇仍舊和小伙伴們專注在建模培訓上。
除了參加數學建模培訓,王慶勇在專業學習上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并且十分注重鍛煉自己的專業動手實踐能力。王慶勇喜歡瀏覽網頁,但他卻不僅僅只是瀏覽,點開網頁,了解、分析、完善網頁源代碼是他的習慣。
2014年7月,他利用假期參加了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舉辦的“網絡空間安全”夏令營,與來自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院校的學生一起交流學習 ,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樂奉獻 助人是最大的快樂
在王慶勇眼里,能取得一些成績,不僅僅是個人努力的結果,團隊老師、隊友都給了他很大的幫助。對于老師、同學給予他的幫助,王慶勇心懷感激,他把這份感激當成了一種傳承:幫助他人。他說:“不能因為自己獲得一點成績就高傲,要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人。”
目前,他參與了2個團委科研立項結題,指導幫助6名同學撰寫論文,并在《北方經貿》、《當代經濟》、《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等雜志上發表。此外他還在數學建模協會暑期培訓班授課30多個小時,并開設的數學建模博客,博文瀏覽量超過10萬。除了專業方面,王慶勇還在自己擅長的高等數學上為同學解疑。
新年伊始,王慶勇又開始了他的科研步伐。1月8日,他同學院2014年科研立項的主要負責人一起進行科研立項研討,針對去年申請科研立項的16支團隊在做研究報告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展開集體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