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宇橋,安徽合肥人,2012年會計學院會計專業(yè)本科畢業(yè),2014年英國肯特大學國際會計與金融專業(yè)碩士畢業(yè)。現(xiàn)就職于中信銀行,已申請杜倫大學博物館學碩士。
我教授的《公司理財》雙語課是財務管理專業(yè)的必修課,但每年也會在會計學院其他專業(yè)開設選修課。2008級三個會計班大部分同學選修了我的課。為了方便課時安排,教務處將選修這個課程的同學合成一個班上大課。雖然課堂人數(shù)較多,我很難記住所有學生的名字,但課堂紀律不錯,學生在課上的配合度比較高。課余時間我也喜歡與這些年輕人溝通交流。我加入了三個班的班級群,但一般只是在群里發(fā)一些重要通知,或上傳課件方便學生預習,而無法同時與三個班的同學進行交流。因此,我盡量在下課時間走到學生中去,了解課堂的聽課效果,也解答學生的問題。
一次下課,我走到教室后面,有個清秀的男生向我舉手示意。我以為他會問一些剛剛講過的知識點,或是咨詢英語學習方面的問題,便飛快走到他跟前。
“老師,請問您是新東方的兼職教師嗎?”他笑意盈盈地問我。“很遺憾,我沒有到新東方聽過課,更不夠資格在新東方的課堂上講課,因為我不是專業(yè)的英語教師。”我誠實地回答。但我知道,新東方教師的講授技巧和課堂組織方法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我認為,新東方課堂最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快樂學習,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努力追求的教學效果。要想讓學生快樂學習,需要授課老師扎實的知識儲備和細心的課堂安排。
“我覺得老師您講課有新東方的風格。”他仍然笑意盈盈地對我說,好像不需要我對這句話的回應。因為我知道,這個學生在向我講這句話的同時,也向我傳遞了他對英語學習感興趣的信息,更表達了他對我講課的認可。這是一個學生對老師的贊美,我當然要欣然接受,同時也記住了這個總是笑意盈盈的男生——宇橋。
幾周后,宇橋找到我,向我咨詢關于留學事宜。他告訴我已經(jīng)決定申請到香港讀碩士。每年找我咨詢留學的學生不少,但想去香港的不算多。
他向我解釋了選擇去香港留學的原委:他媽媽曾外派到香港工作半年時間,他在假期去香港陪媽媽生活了一個月,也感受了香港的高等教育,對香港充滿了好感和期待。
原來如此。“那你不考慮去歐美的大學嗎?”我試探地問。“我沒有想過去別的地方。我在香港的一個月時間內去過很多地方,對香港感覺很好,所以決定了去香港理工大學讀碩士。”他回答我時眼里毫不掩飾地流露出對香港那個神奇地方的向往。
“我曾在英國留學過,也游歷過歐洲很多高等學校,可以向你介紹有關歐洲大學的信息。”我當然知道,我要向他介紹的,不僅是我在歐洲學習經(jīng)歷和見聞,更是要告訴他,世界其實很大,并止不是他看到的那些。
在此后的留學申請過程中,宇橋接受了我的建議,同時申請了香港和歐洲的大學。最后,經(jīng)過再三考慮,他在幾份錄取通知書中選擇了英國肯特大學,并于2012年9月前往肯特大學攻讀國際會計與金融專業(yè)碩士學位。
在英國讀書期間,宇橋一直與我保持聯(lián)系,告訴我他在歐洲的見聞,或向我請教一些學習中的專業(yè)問題,更多的時候是興奮地向我展示他在英國街邊小店淘到的一些有歷史、有故事的小物件,比如他在牛津花較小的價錢買到一些古郵票,而這些珍藏最后都成為他回國行李中最占重量的部分。我那個時候才知道,博物館學才是他最感興趣的方向。當他碩士畢業(yè)回國后來校看望我時,我看到的他已經(jīng)是一個英倫范十足的翩翩少年郞了。他游歷了歐洲,見多識廣,舉手投足都帶著一種自然的國際范。
碩士畢業(yè)后,宇橋順利進入了中信銀行,成為一名銀行職員。他的求學和就業(yè)經(jīng)歷似乎順風順水,我也以為好像今后只會等待他結婚、生子、晉升等方面的消息了。他仍然如從前一般,時不時聯(lián)系我,跟我聊他的工作和同事,也向我介紹他新淘到的古物字畫。看了他發(fā)來的徽州木雕、石雕、磚雕的圖片,聽他講述了每一個物件背后的故事,我發(fā)現(xiàn)原來我自己也喜歡那些舊時明月。
當知道他前不久剛做出的決定時,我沒有感到一點奇怪。就在一周前,宇橋篤定地告訴我,他已經(jīng)掙足了學費,即將從中信銀行辭職,出國繼續(xù)讀書,這次選擇的專業(yè)是他最感興趣的博物館學。他還告訴我,學成后將進入自己最愛的拍賣行業(yè)。他做出這個決定看似任性,其實是走心的。我知道,這次跟三年前的情況不一樣——他這次只是把他的人生計劃說給我聽,而不需要我再來為他的計劃提出參考意見了。他雖然只有26歲,但已經(jīng)不再是那個看了香港就以為看到了全世界的男孩了。他看過的世界早就比我看過的世界更大更大了。
(專欄作者:會計學院 教授 談多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