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鄭靜,浙江義烏人,2011級財務管理班班長,2015年1月至6月作為我校第一批交換生赴瑞典于默奧大學交換學習半年,現在是英國諾丁漢大學金融與會計專業碩士研究生。
我有一個堅持了十幾年的做法,就是課余時間與學生面對面座談交流。教書育人,為人師范,我認為,45分鐘內做的事是“教書”,45分鐘外應該花更多的時間“育人”。古語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但我認為課堂授課內容還是應該以專業知識為主,有些話題更適合在課外交流,比如年輕人的困惑、迷茫等境況的指引和焦慮、沮喪等負面情緒的化解。我自己更愿意做一個“45分鐘之外的老師”,把我的人生感悟與年輕人分享。如果能引領他們為獲得更多的精神樂趣而努力,讓他們的生活盡可能拉開與平庸的距離,我覺得更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給2010級財務管理班上《公司理財(雙語)》課的那段時間,班上的學生踴躍地在課后與我交流,好像總是有說不完的話,問不完的問題。為了滿足年輕人的求知欲和與老師交流的愿望,我借到會計學院的會議室,用一個中午的休息時間,邀請同學們座談。
參加座談的有30余名學生。其中有一個我不認識的女生過來問我:“老師,我是2011級財務管理班的學生,慕名來旁聽這個座談會可以嗎?”“你不僅可以旁聽,還可以參加談話。”我笑著歡迎她。那一次座談會涉及的話題太多,我現在記不起學生提了哪些問題、我做了怎樣的回答,但我卻清楚地記住了那個名叫鄭靜的低年級旁聽女生。
第二年,我便給2011級財務管理班上課了,鄭靜是這個班的班長。那段時間,我在繁忙的教學任務之余,還在《會計之友》上開設“品牌的財務故事”專欄。我每個月要完成三家公司的財務分析,并向雜志社提交分析文章。為此,我需要大量收集樣本公司財務數據,計算出財務指標,再進行全方位分析。當時有十余個本科生和幾個碩士研究生共同參與了我的研究工作。我每周利用一次中午休息時間,借一個小教室開討論會,召集這十幾個學生一起來學習如何收集資料,分析資料,整理成文字,并跟蹤他們的研究進度。研究團隊慢慢有了成果,他們做的每篇文章經過我修改后都如期在雜志上刊登出來。因此,吸引了越來越多學生關注,很多團隊之外的學生紛紛申請加入,鄭靜也向我申請加入了研究團隊。我給她分配了戴爾電腦與歐萊雅集團兩個公司的研究任務。她非常認真地收集了兩家公司的報表,計算出要求的財務指標,并嘗試自己做分析。我在她的文字基礎上進行仔細修改后,形成兩篇案例文章,并順利發表于《會計之友》雜志。由于綜合測評分數較高和考試成績優秀,加上發表兩篇研究論文,鄭靜成為會計學院當年的4個國家獎學金獲得者之一。
正是那一學期,我校邀請瑞典于默奧大學的凱瑟琳教授來講學。這是會計學院首次安排外教進行一個月的專業課程授課。為了做好外教的接待工作,會計學院領導委托我征集6名本科生,成立志愿者小組,全程負責凱瑟琳在我校期間上課帶路、就餐以及去超市購物等事務。我指定鄭靜為志愿者小組的組長。在志愿者小組成立會議上,我告訴他們,接待外教不僅是一個任務,更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那一個月時間內,志愿者小組十分盡職盡責,他們的工作讓凱瑟琳非常感動,并在隨后給我校錢幣博物館的捐贈儀式上專門點名致謝。由于是小組長,鄭靜負責整個接待任務。從機場接機,志愿者值日表的安排,以及很多瑣碎的事務,我全部放心讓她去安排打理。回到瑞典后,凱瑟琳受校領導委托,開始向于默奧大學為我校爭取交換生資格。最后,在凱瑟琳的努力下,瑞典名校于默奧大學為我校提供了4個交換生的名額。向海外大學派出交換生是我校國際交流一個質的飛躍,3名本科生和1名碩士生有幸獲選,其中包括鄭靜。
在瑞典的半年中,鄭靜一直與我保持密切的聯系。她一邊學習,一邊申請赴英國攻讀碩士研究生。她在大學期間發表的學術研究論文為她的申請加分不少,再加上她在瑞典于默奧大學交換學習的經歷,以及英語成績優秀,不僅讓她順利地申請到英國著名的諾丁漢大學金融與會計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還爭取到了該校研究生項目的半獎名額。中國學生在申請英國大學的商學院碩士項目時,能取得半獎的比例不足10%。
2015年9月,鄭靜再次登上飛往歐洲的飛機,開始了她的英倫學旅生涯。走的前一天,她回學校看望我。在圖書館的書香語林,我和鄭靜以及其他三個從瑞典回來的孩子們一起,回憶過去,展望未來。分別時,鄭靜說:老師,明天我就要走了,讓我抱抱你吧!我輕拍著她年輕的肩膀,感慨萬千。流年似水,我送走了一屆又一屆的年輕人,他們揚帆遠航,而我,一直在這里,等他們的好消息。我突然想到,其實他們就像是我親手種下的一棵棵樹苗,在傾心灌溉和施肥后,我要做的,就是靜等花開的剎那,靜聽花開的聲音。
(專欄作者:會計學院 教授 談多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