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覃夢 李敏 楊修杰 吳敏慧
為整合優質教學資源,加快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建立具有經院特色的教育教學模式,展現建設高水平財經大學的教學成果,我校先后開設多個特色班級。今年下半年,在原有會計學(ACCA)班、金融學拔尖創新班、農銀長江班等特色班級基礎上,新增大數據特色班、商務英語(會計特色班)、低碳經濟與管理特色班等特色班級,教學特色凸顯,成果顯著。
創新教學形式 學生學習不僅限于專業
為適應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物流與工程管理學院和工商管理學院先后開設了“物工精英班”和“中百藏龍班”。兩個班級創新教學形式,形成了區別于行政班級的“班外班”。特色班同學在保持原有學籍的情況下,在課余時間學習更加務實深入的知識。
物工精英班開設于2012年,面向該學院大二、大三學生招生。班級以導師制為核心,一位導師帶兩到三名學生,參與導師科研項目,進行材料收集和論文寫作。“在物工精英班的學習,不僅提升了專業能力和科研素養,最重要的是開拓了視野。”冷鏈Q1341班張健說。
中百藏龍班于今年6月開設,采取非建制班級管理形式,利用節假日開設公共基礎課、專業技能課、門店實踐課等22門企業課程,由中百集團相關老師授課,進一步強化學生專業和實務能力。
“中百藏龍班充分發揮了我校學科特色和教學優勢,適應經濟發展對企業管理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是加快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共同推進校企合作,實現產教融合,提升我校服務社會的綜合辦學能力的新嘗試。”工商管理學院黨委書記王紅說。
緊跟社會發展趨勢 打造全新特色班級
信息管理與統計學院(大數據學院)今年開設大數據特色班,面向全校理科新生招生,選出40人組成特色班。
該班屬于拔尖創新班,是學校以緊隨大數據的社會熱點和中央發展戰略為導向建設的班級,課程開設分為三個層面:底層的計算機技術、實現層的數學統計模型和主要應用于經濟金融領域的應用層。特色班所配備的師資多為我校各學科優秀骨干教師,實行本科生導師制。該班今后將依托中國改革試點探索與評估協同創新中心湖北分中心,為特色班的學生提供課題研究的機會,強化學生的實際操作和軟件應用能力。
會計學院開設會計CIMA(國際注冊管理會計師)班,以培養國際型、精英型高級會計和管理人才,我校也是湖北第一所開辦CIMA班的高校。49名學生被錄取,CIMA班學習內容廣泛,其中16門CIMA專業核心課程,涵蓋會計、財務、管理學、經濟學等,均由CIMA持證、具有豐富的CIMA教學經驗(外籍教師為主)的老師授課。上課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中英雙語授課,學生參加的CIMA考試是全球同步考試。
經濟與環境資源學院(低碳學院)開設低碳經濟與管理特色班。該特色班把傳統的經濟學研究與低碳結合,滿足面向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經營人才需求,提升學生低碳經濟知識能力與素質。學院外聘日本名古屋大學教授、楚天學者做客座教授講授課程和進行專業培訓,碳排放權交易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教師開展教學。
高要求嚴培養 教學碩果累累
各學院開設的特色班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特色培養方式經實踐成果顯著。
會計ACCA班今年迎來第一屆69位畢業生。升學出國率50.73%,就業率43.48%。其中3名同學應聘四大國際會計事務所。2011年開設第一屆金融學拔尖創新班,畢業后學生考研、出國人數占學生總人數的60%。2015年,該班學生榮獲立項國家級和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各1項,省級以上獎勵25項。獎項涉及科研立項、數學建模、營銷等眾多領域。2014年農銀長江班第一屆學生畢業,80%的畢業生在銀行就業,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
優異的育人成果來自于嚴要求高標準的育人理念。會計ACCA班除需要學習本科注冊會計師課程外,還設置了14門核心課程,全部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外籍教師教學,中英文授課,全英文考試,為學生創造了更為優質的學習經歷。
金創班嚴格要求教學小班化、國際化、個性化、導師制化。學生可跨專業選擇導師,實行一對一輔導,便于學生與導師交流涉及其他專業的學業問題。金創班實行雙語教學、國外游學,學生不僅增長了見識,了解國際時事,還可以領略國內外差異化的文化。
農銀班的課程一部分由業界專家授課,課程學習側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熟識銀行的實務。此外,大二大三學生暑期要去農行參加為期40至50天的實習,提高實務操作能力,了解企業文化,讓學生與企業更好對接,上崗即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