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書目:《如何獨處》
推薦人:李麗(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
推薦理由:
這是一個萬事萬物更新迭代無比快速的時代,每個人如果不學會了解自己和世界,就會盲從。從書中可以學會獨立思考身邊的人事物,從而知道自己要什么。
開始以為這本書是心理學雞湯,看完才發現是精彩的社會批判集。how to be alone指的是大眾如何像精英階層一樣在閱讀中 be alone,而非日復一日地享受喧囂的視聽媒介;還指的是中產階級如何在平庸的大潮中 be alone,不隨波逐流。所以標題里的be alone應作“孤獨”解,而非“獨處”。
作者思考了很多現代現象,例如購物中心、郵局、煙草廣告等。有三個思考很有意思:和歐洲城市相比,美國城市是“審美荒原”,美國城市的功用性大于美學意義(難怪巴黎如此美,和廣州香港東京之類的城市完全不一樣);孤獨的閱讀本來就是精英階層專屬的,只是上世紀興起的小說掩蓋了這一事實,而如今的視聽媒介又重新揭示了這個道理;美國的白人精英已經離開城市前往郊區,市中心留下的是底層,以及剛獨立卻還沒成家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