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學校高度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出臺多個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相關文件。校黨委書記溫興生多次就輔導員隊伍建設作出指示,要求輔導員工作要“走心、交心”,要從腦、心、眼、手、身五個方面著手,輔導員要認可這份工作,并愿意為之付出,為之奮斗,心甘情愿地做好學生健康成長過程中的引導者、領路人,勉勵輔導員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新聞網開辟《輔導員工作大家談》專欄,歡迎廣大師生踴躍投稿。
走進學生 潤物無聲
旅游與酒店管理學院輔導員 陳瑤
本人系旅游與酒店管理學院輔導員,自2012年入校以來,一直擔任輔導員工作,8年有余的工作過程中,一直堅定地與學生在一起。用心培養一支優秀的學生干部隊伍,是我做輔導員工作的不變“初心”和“底線”。初心無悔,愿我繼續如燈塔一般與我的學生們一路同行。
溫書記在與輔導員交流時說過:做好一名輔導員的關鍵是與學生以心換心,竅門是“走心、交心”。工作8年來,保持與學生樸素而真摯的朋友關系,是我做輔導員的初心。永遠堅定地和學生站在一起,讓我的工作更有底氣,也更踏實。
知學生之所想,搭建與學生溝通的心路橋梁
學校推行輔導員直接責任人制度至今已經五個年頭了。五年里,我保持著每天與2-3名學生談心溝通的頻度,有空就去課堂和寢室與學生交流,正是這一次次與學生深入的溝通,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輔導員工作只有真正走到學生中去,工作才有根基。有了基礎,我們做學生工作才會有底氣。
當我們面對行為和語言比較另類的學生,不要急著去質疑與批評,用真心去關心學生,我們的真心付出學生是能感受到的。信任建立了,學生也會自然地與輔導員交流過往經歷中的心路歷程,我們要努力做學生的心理守護者。
除了用心關愛學生,我們還要在學生需要的時候,能夠有能力去解決學生的問題。
應學生之所需,成為那個“被需要”的輔導員
現在00后們個性突出,除了與學生建立信任,更重要的還有贏得尊重。我很珍惜每一次被學生提問和求助的契機。
記得剛剛擔任輔導員,進入到旅游學院工作的時候,面對完全陌生的專業和領域,初當旅游管理和烹飪與營養教育專業兩個班級的班主任讓我內心忐忑不已。我默默地利用休息時間,認真研讀兩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去向系主任了解本專業的行業動態、就業去向和考研方向,去參加院品牌文化節,去了解關乎于學生學習、第二課堂活動、實習實訓、創新創業以及就業考研等方方面面的問題。得益于那段沉下去的時光,每一次的晚講評我都會就學生關注的某些問題與學生探討,看到學生眼中的光,我深刻地感受到輔導員不僅僅要了解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相關知識,了解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流程性問題,還要好好地了解學生背后支撐他們的專業相關知識。往往讓初入大學的學生困惑的不僅僅是生活的適應問題,更可能是專業學習的轉變以及未來的職業規劃、行業選擇。
我們要珍惜每一次學生帶著疑惑,帶著迷茫前來求助的機會,不要輕易對學生說出“不知道”三個字,你的一次不知道失去的不僅僅是一次和學生交流的機會,可能失去的是一個學生對你的信任和尊重。只有真正成為那個“被需要”的人,成為那個有能力解決學生問題和困惑的輔導員,學生有困難、有焦慮、有壓力、感到無助時才會第一時間想到我們,向我們傾述。
慮學生之所急,潤物無聲讓教育的力量得到傳承
初任輔導員時,一次有幸與湖北省先進班主任交流,這位班主任的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你與學生的距離有多近,學生的心才會與你貼得有多近!我目前所帶學生227人,每一個學生對于我來說可能是1/227,但是每一個學生對于他的家庭來說,卻是100%,所以我一直努力把我的每一個學生當作我的100%來看待。
幾年來,讓學生與我彼此感動的例子很多,但是其中一個學生讓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
2012-2015年是我剛剛工作的頭三年,與學生走得很近,當時旅游管理專業的一名學生在專業學習和未來選擇上存在迷茫,我與她一起吃過食堂,泡過圖書館,在她備考研究生,覺得快堅持不下去的時候還陪她一起奮戰過,后來她如愿考入南開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當時她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說,她研究生畢業了也要做一名輔導員,去在學生需要的時候點亮他們的心燈。她曾經是我的學生,如今她成為了我的同事,目前在旅游學院擔任輔導員工作。我想教育傳播的可能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一種大愛的延續。
因此,我們在日常工作中,要與學生構筑信任連接贏得學生的尊重,做學生值得信賴的,有思想問題、感情困惑、職業規劃迷茫就會想到的導師型輔導員。
除了堅定地與學生站在一起,我們還要用心培養一支優秀的學生干部隊伍,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及時和準確地發現隱秘在日常中可能存在的危機問題。
抓準時機,巧用方法,用心發覺學生中潛在的危機事件
日常事務性工作過程中,我們走進學生的形式也有很多,比如下寢室、下課堂、談心談話、小規模座談等等,每種形式其實都有各自發現問題的特點和切入點。比如在下課堂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僅要去看班級同學的抬頭率、到課率等等,更要有心地去看同學們的座位分布,比如一個寢室的幾個同學,每次到課堂都是分別散坐在各處,彼此也幾乎沒有交流,我們可能就需要通過側面了解和下寢室去了解室友之間的相處情況。有的同學每次都是一個人落單在教室的邊緣,可能我們就要有意識地去了解該生目前的生活、學習和感情狀況了。
除此之外,同學們的日常管理數據其實也很能說明問題,比如近期保衛處和學工處每天都會通報晚歸的學生情況,這幾天我們副書記就帶著我們一起分析數據背后的問題,發現其中一位同學一周內兩次晚歸,通過側面了解和談心交流,了解到該生遇到比較嚴重的感情問題,內心壓抑,在校外散心導致晚歸。
在此我想到宋處長在一次工作會議中談到的工作方法:他說輔導員的日常工作中處處存在著學問,存在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點,不要輕視一張假條的批示,不要忽視學生晚歸的深層原因,不要錯失學生證補辦背后所蘊藏的教育契機。
培養隊伍,用好平臺,做到危機事件快速反應
我們做學生工作的輔導員,不可能無時無刻和學生們在一起,培養好一支有力的學生干部隊伍,才能夠更及時有效地發現危機事件,盡早介入,及時轉化。
各個學院都有自己的信息員系統,包括心理委員、寢室長這支隊伍。但是在平時和輔導員老師交流中,大家都感覺寢室長們的積極性難以調動。調動起寢室長們的積極性,是工作落實的關鍵。
其實我們的有些工作是需要儀式感的,學生干部的工作需要我們賦予他們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和身份認同感,特別是寢室長這支隊伍。我一直都覺得我們不能不把寢室長當干部,要讓寢室長有使命感,有獲得感。去年12月,在我院副書記的推動下,我院召開了首屆全院寢室長及心理委員交流大會,會議上給每位寢室長發放寢室工作手冊,給優秀寢室長頒發優秀寢室長證書,開展寢室工作經驗分享和交流,現場氣氛非常熱烈。有了自身身份的認同感和相應的激勵措施,我院寢室長的工作積極性增強了。就在前天,我院的心協會長和寢室長代表來到我辦公室問我今年的寢室長大會什么時候開,很多寢室長都希望能夠就一年的工作進行總結交流、互相學習。
其實學生們很大一部分的時間是在寢室度過的,一個有責任感的寢室長真的可以幫助我們建立優秀的寢室文化,及時化解寢室中可能存在的矛盾沖突,及時反饋潛在的危機事件,讓我們及時介入,有效轉化。
以上就是我工作過程中的一些小小的心得和感受,總而言之,做輔導員工作“身子要俯下去”,堅持愛與奉獻,以心換心,用真情和關愛點亮學生心燈;“頭腦要轉起來”,多思考多總結,尋求學生工作日常事務與心理健康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結合點;“責任要立起來”,把握輔導員工作的責任使命,立足崗位,勇擔當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