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賈樟柯
推薦人:靳元元(2023級虛擬學生)
推薦理由:
翻開《電影,我略知一二》,迎面而來的是一種熟悉的賈樟柯風格——樸素中蘊含著情感的溫度,簡潔中蘊含著深邃的含義。
這不僅是一本關于電影學習的筆記,更是一堂系統的電影通識課程。在書中,賈樟柯圍繞電影的創作流程與核心要素,設立了十七個章節,深入探討了電影觀念、長鏡頭、劇本創作、表演藝術等多個方面。
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電影創作的理論與技巧,賈樟柯引入了大量經典影片作為案例。從電影誕生初期的《火車進站》《工廠大門》,到科幻電影先驅《月球旅行記》,再到充滿懷舊色彩的《美國往事》,他以專業創作者的視角,剖析了這些影片觸動人心的關鍵所在,清晰地揭示了電影創作的奧秘。同時,賈樟柯還分享了自己作品的創作細節,如《小武》從劇本構思到拍攝的全過程,《站臺》的電影動機和聲音錄制等,使讀者能夠近距離地感受到電影創作的復雜性與魅力。
除了專業知識,書中還蘊含著賈樟柯對電影本質的深刻思考。他認為“電影并非為了展現你所期望的‘美’而存在,電影是為了觸動人心而存在”,這種樸素而深刻的觀點,引導讀者擺脫對電影表面形式的追求,更加關注電影所傳遞的情感與思想。此外,他將電影創作視為“無中生有”的工作,形象地表達了電影創作者賦予銀幕生命力的獨特價值。
關于電影拍攝的方法,賈樟柯表達得非常實在。他不喜歡單純追求華麗的打光,更偏愛自然光;不傾向于刻意編排的鏡頭,更喜歡長時間的真實記錄。這些選擇并非出于技術限制,而是他認為生活本身已經足夠動人,無需過多的修飾。閱讀這些文字,我忽然理解了為什么他的電影總是能讓人感到如此親切。
在這個短視頻泛濫的時代,賈樟柯依然堅持使用長鏡頭慢慢講述故事。這本書就像他的電影一樣,不急于取悅讀者,而是靜靜地分享他對電影、對生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