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評論員 金苑
校黨委書記周元武在第二屆黨代會第三次會議上所作的《圍繞中心抓黨建努力提高黨建工作在人才培養中的貢獻度》報告中強調指出: “大學生是未來的人才,是黨和國家事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即將肩負繼往開來的重任。”、“抓好人才工作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重要任務之一。”這些論述鮮明地揭示了大學生成長對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意義,深刻地闡述了黨建工作對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
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礎。眾所周知,高校承載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等多種功能。“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國家發展的戰略資源。”高校如果無法高質量的履行人才培養任務,教師學者的科學研究無論如何出色將出現后繼無人的窘狀,服務社會也只能是一個美好的愿望。因此,人才培養是高等教育的第一任務、根本任務,是高校一切工作的著眼點,是高校一切發展的出發點,是高校一切成就的落腳點。
“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全面認識“人才強校戰略”的內涵,真正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放在學校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各院系真正把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放在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各級黨組織把服務人才成長、提高黨建工作在人才培養中的貢獻度作為首要的政治任務。
“教育是要立人”。人才培養中,不能將教育簡單的理解為教學,將教學又無形中降格為灌輸,將灌輸武斷的簡單為強制。教師理應胸懷對本職崗位的熱愛、對學生的真情和對傳道授業解惑的激情,用崇高的理想、科學的理論、理性的思維對學生踐行不倦的教誨和引領。管理服務人員要秉承“以生為本”的理念,以優秀的品質、優良的作風、優質的服務為學生成長鋪路。
報告中還提出“把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和科學態度內化為全體教職工的思想共識,把掌握人才培養規律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轉化為全體職工的自覺行動。”作為課堂的主導和楷模,廣大教師要正確認識教育價值,把握教育規律,掌握教學方法。通過課堂,將課程中所蘊含的正確的世界觀、科學的方法論和現代的思維通過自身的人格魅力傳授給學生。把自己在現實中遇到的熱點問題帶到課堂中去,把自己研究思考的理論成果帶到課堂中去,把自己對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帶到課堂中去。這才是對“以教學為中心,以育人為根本”指導思想全面正確的認識和實踐。
“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人才培養工作是一項區別于批量的工業生產和簡單的利益化商業交換而類似于農業生產的系統工程。除了遵循科學的“耕種”原則,還需要了解作物的生長習性,尤不可缺的是辛勤的日漸耕作。那種蜻蜓點水的工作作風,淺嘗輒止的工作態度,揠苗助長的浮躁心態都是做不好人才培養工作的。
“不斷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必須始終貫穿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各項工作之中。”各院系應結合本院系實際制定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計劃,將本院系的人才培養計劃當做科研命題來研究和踐行。各職能部門要切實做好精細化管理,把服務教學、服務師生的理念變為自覺行動。“教師隊伍是學校人才隊伍建設的核心。”必須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學校事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大力提升人才培養水平。
教師當做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的典范。每個教師不僅要做理論的傳播者,還要做思想的傳播者,不僅要具有“以知識物”的本領,更要兼備“以文化人”的修為;不僅要做知識的使者,更要做智慧的化身。滿懷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滿懷對教師職業的敬畏,滿懷對青年學生的感情。只有以上皆備,教師的稱號才名至實歸,才能為學生所敬所愛,才能把人才培養的理念和行動落到實處。
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服務社會和引領文明,作為大學的主要使命是所有高校都應該努力承擔的,對于不同層次的高校來說,由于各自所處的地位、肩負的任務和擁有的資源不同,所擔負四大職能的程度是不一樣的,但是無論對于任何一所高校,其人才培養的任務永遠都是第一位的,這是所有學校最基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