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隊員和甘大沼小朋友在一起
劉天賜小朋友在完成問卷
(記者 鄧瑤)7月9日到10日,湖北經濟學院吳天祥小組團赴恩施盛家壩暑期社會實踐,隊長宮小鎖、梁棟杰等八人分成了四個小組,對學校周邊的龍塘灣、窩仟、江西墳和潺潭壩等村莊進行了走訪。宣傳內容包括招生、社會調查以及尋訪資助對象。其余四人在校內提供后勤支持。
貧困男孩樂觀心
當隊員詢問家庭住址時,甘大沼小朋友身體雖瘦小但力氣十足,他獨自架好大木梯子查看自家的門牌號碼,然后對隊員們咧嘴一笑輕快地爬下梯子。難以想象,這個獨立樂觀的孩子家庭極度貧困。家里的住房是政府資助修建的,除了一臺電視機家中沒有任何其他電器。母親殘疾,家庭的重任全部壓在了身體本就不好的父親身上。
“這個孩子十分乖巧懂事,我們剛剛來的時候,是他請我們進門,給我們搬板凳,很有禮貌,”前往龍潭灣的隊員肖波介紹,“而且家中的困難環境并沒有影響到他的生性樂觀,他常常對著我們笑。”
隊員胡巧珍表示,第一次見到家庭情況如此困難的孩子,更沒有讓她想到的是甘大沼小朋友性格中的開朗樂觀,她一方面為孩子的情況感到心酸,一方面暗暗下定決心要在支教中給予孩子更多的幫助。
問卷調查靠解說
該隊此次的社會調查的選題為《盛家壩地區兒童課余娛樂生活方式調查問卷》。在給孩子們填寫問卷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說問卷的有些字詞、語句超出了孩子們的理解范圍。前往窩仟的隊長梁棟杰和隊員黃霆婷耐心的給孩子們解釋問卷的問題和選項。引導式地用最簡單易懂的語言來描述問卷所提出的問題,再讓孩子們回答。雖然每份問卷的填寫都會耗費許多時間,但是他們覺得很值得。
梁棟杰認為,為了給我們后期的調查報告提供科學、有效的數據分析,我們有必要給他們仔細地講解清楚,從中獲取客觀、公正的信息。
小竹竿系隊友情
隊員陳定英和王岸宇前往了江西墳進行走訪。山路崎嶇,而王岸宇穿的鞋子不合腳,細心的陳定英發現了這個問題,于是在路邊為她找來一個竹竿支撐她走路。
“隊員之間應該互相幫助嘛,何況她是女生,走這么遠的山路很辛苦。”陳定英笑著說。
這根象征著友愛的竹竿被他們帶了回來,放在小分隊的辦公室里留作紀念。
山間走訪感受多
通過近兩天的走訪,隊員們積累了一些經驗,也有許多感受。
隊長宮小鎖談到了他的體會,剛剛開始與村民打交道時,有些人的態度比較“冷淡”。但是,在我們用真誠的態度介紹清楚了自己的活動后,很快就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有時候,熱心的老爺爺和老奶奶還會主動為我們指路并且介紹當地孩子的情況。
“通過走訪,將我們的活動范圍擴展到信息相對閉塞的山村,使之成為山村和外界的交流平臺;對于我們自身,在走訪的過程中能了解當地民情,更有利于我們工作的開展。”宮小鎖最后總結道。
(編輯: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