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在張溝鎮鎮黨辦主任肖鵬的陪同下,卓E團隊來到了號稱“中國黃鱔養殖第一村”的仙桃市張溝鎮先鋒村開展關于農產品電商的調研。先鋒村張村長、陳書記以及先鋒村黃鱔銷售大戶肖總接見并和團隊進行了座談,討論先鋒村黃鱔的電商發展狀況。
對于先鋒村的農產品電商發展,書記陳江啟向卓E團隊介紹說:“現在我村在這個新渠道上的發展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陳書記具體分析道,仙桃是中國黃鱔之都、先鋒村是中國黃鱔養殖第一村,這些獨特的地理商標為仙桃黃鱔樹了一塊“活招牌”,這是先鋒村黃鱔走電商之路的區位優勢。此外,張溝鎮是黃鱔養殖的發源地之一,有過硬的養殖技術以及豐富的經驗,可以保證產品的質量。在產業鏈上,現在先鋒村對于黃鱔基本形成了養殖和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先鋒村有全國最大的黃鱔交易市場,這使先鋒村不僅是全國村級養鱔的龍頭老大,也是全國黃鱔交易的龍頭老大,將這兩個“龍頭老大”緊緊抓在手上,完全掌控全國黃鱔交易。這就是先鋒村所具備的優勢條件。
那先鋒村發展農產品電商“欠”的東風是什么呢?卓E團隊指導老師毛志斌教授分析表示,一是品牌。在線上零售與批發上,仙桃黃鱔缺乏代表性的品牌,這就需要當地宣傳部門借助現代媒體,推廣更具有仙桃特色的黃鱔品牌;二是人才。在發展農產品線上推廣方面,先鋒村缺乏專業的人才,這個人才不僅要懂黃鱔養殖,還要懂店鋪運營、產品推廣。
卓E團隊在訪談過程中從電商人才的引進、產品的營銷推廣等方面和先鋒村村委交流了經驗。后期團隊將分析整理張溝鎮黃鱔發展電商的各方面條件資料,寫出調研報告,為先鋒村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服務地方經濟。
陳書記表示:“高校與地方合作的模式對地方經濟的發展很有作用,希望以后可以和卓E團隊有更加深入的交流。”
卓E團隊仙潛分隊隊長孫穎說:”走進地方政府,學習到的關于農產品電商的知識是在課堂上沒有的,希望團隊每位成員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真正學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