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報訊 圖為:90后創業者徐衍
本報記者王芳
90后電影愛好者徐衍,通過一部紀錄片《夢澤影戲館》開啟了自己的影視之旅。興趣改變了徐衍的生活,夢想變為了他的事業,帶著對攝影的熱愛,90后徐衍的創業之路變得充滿夢想。
拍云夢皮影戲紀錄片成名
徐衍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2009年考入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環藝設計專業。大學期間因為熱愛攝影,有一次到孝感市云夢縣采風,發現了那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藝術,他被皮影戲藝人秦禮剛的手藝和堅持打動。
大二開始,徐衍利用課余間隙,跟拍了秦禮剛兩年,他拍攝的以皮影為主題的組照《影》,于2012年榮獲了第十四屆全國當代攝影藝術邀請賽藝術攝影類金獎。
受此鼓舞,徐衍從學校找到六名同學,籌措到3萬多元拍攝經費,再入云夢,開始拍攝紀錄片《夢澤影戲館》。
作為幾名初入社會的在校大學生,想拍一部講述承載文化傳承的皮影戲紀錄片并不容易,除了技術瓶頸,與戲館的老戲迷溝通成了徐衍和小伙伴們遇到的第一個難題。
因為拍片需要打燈,燈光一打,就看不清皮影戲了。影戲館的戲迷們很反感劇組,有些老人生氣了,干脆不去戲館看戲。為了安撫他們,徐衍和同伴們買來瓜子和糖,一個個登門安撫,仔細解釋。臨近2013年春節,拍攝工作才宣告完成。
不久,《夢澤影戲館》入圍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原創紀錄片獎,該片的被拍攝對象秦禮剛,年過花甲,365天風雨無阻堅守在自己的戲館,為忠實戲迷演出,卻收入微薄的現狀,感動了許多觀眾。這部紀錄片也因此得到很多贊揚,同時被一家電視播放代理商簽下代理合同。徐衍及其團隊隨后為這部片策劃了規模不小的巡映及巡展活動,《夢澤影戲館》這部片子的成功,成為了后來徐衍創業的第一張名片。
拍畢業照賺6萬元成立影視公司
2012年畢業季,徐衍為很多同學拍攝了畢業照。后來學校得知他拍照很專業,就把全校畢業生合影的業務交給他做。拍照過程中,徐衍又發現其中商機,他請來同學做設計,將畢業照設計成畢業畫冊銷售,這個創意賺到了近6萬元。
積累資金之后,徐衍組建了一個擁有影視拍攝、后期剪輯、影視特效、平面設計業務能力的團隊,這個團隊的小伙伴都與徐衍一樣對影視有著癡迷的熱愛。
在紀錄片《夢澤影戲館》獲得成功之后,他們又為自己的學校拍攝了一部形象片,這個片子中,他們用到了大范圍延時攝影技術,新穎的手法贏來廣泛認可。
多次成功之后,徐衍發現影視行業在武漢的市場潛力巨大,于是創辦了武漢眸畫影視廣告傳播有限公司。
從熱愛攝影,愛看電影到創辦影視公司,自己拍攝影片,電影已經成為徐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徐衍說,他懂得的很多道理都是從一些著名電影中領悟到的。冥冥之中,他感到,這條光影之路就是他選擇要走的路。
贏得湖北鹵制品大佬做客戶
眸畫影視成立一年來,陸續承接了幾部宣傳片業務。為了拓展市場,團隊進行了一些傳統的網絡營銷,并定向與上下游相關公司展開合作。
2014年3月,徐衍團隊被評為武漢市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在頒獎現場,武漢市市長唐良智親自為他頒獎。
不過,對徐衍來說昨天的成績只能“清零”,他在思考:眸畫影視如何生存下去?
徐衍說,目前武漢企事業、機關單位數量巨大,但大部分影視公司為他們拍攝宣傳片或形象片時,依然是非常傳統地以文案、素材、實景拍攝、解說詞配音的方式來完成。如果“眸畫”能學習引進新的拍攝技術,創新文案創意和制作模式,就能制造亮點,在行業中獲得競爭力。
據徐衍透露,眸畫將其掌握的新技術運用于廣告拍攝,手法新穎,客戶好評不斷。目前,他正帶領團隊在與湖北一家著名的鹵制品品牌企業合作,拍攝專題宣傳片,預計不久將投放市場播放。徐衍期待,他的眸畫影視能從競爭激烈的視頻行業里穩扎穩打,脫穎而出。
同時,徐衍也在儲備專業人才,通過讓小伙伴們不斷走出去,到電視臺實習、到大型專業的影視公司學習,并通過課程培訓來提升業務水平。他期待,他的“眸畫”能為更多的企業謀劃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