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經濟學院支教大學生將特色暑期課程,帶進中國第一移民大鎮柴湖鎮
湖北經濟學院支教大學生教留守兒童學手工編織
荊楚網消息(記者 安立 實習生 黃州梅 劉宇軒)“開開合合、開開合合……” 7月22日上午9點,鐘祥市柴湖鎮馬南小學的校園里傳出了響亮而富有節奏感的口號聲,與之相隨的還有清脆的竹竿擊打聲。26名留守小學生排成兩隊,在湖北經濟學院支教大學生的帶領下,正在學習跳竹桿舞。
鐘祥市柴湖鎮被稱為中國第一移民大鎮,今年湖北經濟學院來這里支教的大學生,共有兩個小分隊。其中,“夢之航”支教隊26名大學生前往馬南村,為148名留守小學生帶去了短期暑假課程;“希望之星”支教隊21名大學生去了大同村,村小有80多名學生。
“夢之航”支教隊副隊長肖瑤介紹,除了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外,他們今年還為這里的留守小學生帶來竹竿舞、手工折紙、散打、手工編織等特色課程,讓孩子們的暑假過得更加精彩。
學習散打
10歲的白亞男,是馬南小學五年級學生,剛學跳竹竿舞時,身子很不協調,腳時常被竹竿夾住。學習了一周后,現在已經能流暢的跳完一整支舞。湖北經濟學院支教大學生陳定虎介紹,竹竿舞特色課程共20節,為三至六年級學生開設。
教竹竿舞的另一個支教大學生楊冰霜介紹,“孩子們在課上表現很積極,我們開設這一門課程,在鍛煉他們身體的同時,也希望孩子們更多了解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
在下午的手工編織課上,27名小學生手里拿著紅繩學習編手鏈,目不轉睛地望著支教老師,認真完成打結每一個步驟。“在課堂上教的內容,都是平時看書、看視頻學到的。”教授該課程的大一學生楊曉甜告訴記者,在今年暑假,教給孩子們一個新手藝,讓大家都過得很有意義。
學習跳竹竿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