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評論員 金平
重視調查研究,是我們黨一直以來的優良傳統和重要優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在談到新一屆政府將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時,李強總理強調,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下去調研看到的全是辦法。可以說,調查研究是了解真實情況、進行正確決策、推動實際工作的重要前提。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促進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帶頭深入調查研究,撲下身子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作為在全黨開展的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之年,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對于黨始終保持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對于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和能力建設,對于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的不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全校黨員干部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的重要論述和《方案》文件精神,練就真功夫,聚焦真問題,在調查研究中增強本領和才干,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要練就真功夫。毛澤東同志認為,不做調查沒有發言權,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正確的調查研究來自于平時練就的真功夫。要樂于與群眾打交道。大數據時代,各部門收集各種信息的手段大大增多、效率大大加快,原來行之有效的調查研究工作方法被質疑,有被弱化之虞。我們切忌用數據和報表,用電話和郵件來取代調查研究。黨員干部要走出辦公室,深入教室、寢室、食堂,真正沉下去,撲下身子,與師生員工多交流、多談心,汲取群眾智慧。要善于開展調查研究。“高手在民間”,要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通過群眾真實意見找到真實材料。對占有的材料,深入思考和分析,把問題呈現的本質和規律把握準確,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梳理清楚,把取得的實際效果作為經驗認真總結,從而使想法變成計劃,讓計劃變成行動,把行動化為結果,把結果升華為經驗,不斷推進問題的研究和解決。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要聚焦真問題。毛澤東同志說,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調查就是解決問題。堅持問題導向,要聚焦真問題。要聚焦關系學校發展的重大問題。圍繞實現“雙升”戰略的關鍵性問題、關鍵性環節進行調查研究,從而找到解決之道。例如,實現碩士擴點,打贏國獎戰和平臺戰,持續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持續提升科研生產力。學校發展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不斷發生變化,對于這些問題的調查研究也要與時俱進。要聚焦師生員工“急難愁盼”的重要問題。黨員干部要主動走到師生員工身邊,訪民情、解民意,在條件保障、工資待遇、績效分配、校園安全穩定、干事創業環境營造等涉及師生員工切身利益的問題上,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以務實舉措盡心竭力地為師生員工排憂解難,真心實意地為師生員工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確保師生員工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毛澤東同志寫道:你對那個問題不能解決么?那末,你就去調查那個問題的現狀和它的歷史吧!你完完全全調查明白了,你對那個問題就有解決的方法了。讓我們以這段話作為本篇時評的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