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海濤)6月7日,思政課2023版教材集體備課會舉行。備課會特邀《思想道德與法治(2023年版)》課題組主要成員、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李志強教授參加。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參加,大家圍繞2023版教材內容結構、重難點及其內在邏輯展開研討。
各教研室代表分別發言。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涂愛榮老師、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李紅梅老師、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王谷老師、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研室管珊老師介紹了新教材情況,重點就新教材的修訂內容及其意義、教學重難點情況和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分享了看法。
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人總結時指出,2023版教材已經全部使用,教材修訂意味著教學要跟進,老師們在使用新教材時不僅要搞清楚哪些地方進行了修訂,更要搞清楚為什么要這樣修訂。四門課同時進行集體備課,就是要讓所有老師對其他思政課程教學內容也要了解,從而更好處理所教課程的側重點。
李志強教授以《如何上好思政課——“八個相統一”的學習體會與教學實踐》為題作了一場內容深刻、生動鮮活的示范教學。他指出,思政課教學涉及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涉及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涉及世界史、國際共運史,涉及世情、國情、黨情、民情,等等,這樣的特殊性對教師綜合素質要求很高。國內外形勢、黨和國家工作任務發展變化較快,思政課教學內容要跟上時代,只有不斷備課、常講常新才能取得較好教學效果。他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深刻闡述了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 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堅持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統一的邏輯和要求。
李志強教授指出,思政課教師通過時間的投入,教學與科研的縱橫面都得以展開,并逐漸立體化,最終形成一個全面發展的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