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馬少琳)6月16日,為深入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第30期積思講壇,邀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首席專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永貴教授作題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文化強國的行動邏輯》的學術講座。
王永貴教授分別從意識形態原則、價值引領、主體塑形、內容要求、世界視野論述了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文化強國的行動邏輯。
王永貴教授指出,意識形態原則即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發展方向。他認為意識形態決定文化的根本屬性和價值指向,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規定的政治方向和價值立場是文化自信自強的根源。在新征程上,文化發展要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價值取向和重大原則。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作為社會主義文化的靈魂和指引,構成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哲學基礎;人民立場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鮮明標識;“兩個結合”則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引領文化繁榮發展的方法指導。
王永貴教授指出,價值引領是指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生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社會特有的價值反映,是文化自信自強的價值基礎,發揮正確價值觀念的引領功能,將其廣泛融入社會生活是整合凝聚社會共識、有效維護社會秩序、加強國家思想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王教授進一步認為,只有廣泛融入人民群眾的日常社會生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成為人們自覺認同的價值理念,達到“日學而不察,日用而不覺”的境界;要在現有成果上進一步釋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力、感召力,將其深度融入人民群眾社會生活,增進共識,團結意志,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入腦、入心、入行。
王永貴教授指出,主體形塑是指不斷涵養公民素養和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他認為,將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目標,將個體素質提升作為國家整體現代化發展的內在要求進行呈觀,以“社會主義之形”塑造時代新人,體現了黨對人的全面發展和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時代關照。為此,需要從“人”著手,并要凸顯社會主義文明屬性,推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還要運用系統觀念和思維,探索社會主義文明風尚培育的創新路徑。
王永貴教授指出,所謂內容要求是指要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是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載體,是文化自信自強的活力保證,在保障文化發展性質和發展方向的前提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興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文化標志。而保持文化領導力和文化創造力之間的合理張力是達到這一要求的前提條件;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弘揚革命文化傳統,豐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其內在要求;堅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互動發展則是要遵循的方向。
王永貴教授指出,世界視野是要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和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他認為,樹立世界視野是一種文明長期保持自信自強狀態的必要條件。在新征程上,我國的文化發展要堅持“以我為主”,推進文明交流互鑒,充分展現中國魅力和中國形象;要堅持“為我所用”,促進文化創新,豐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