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9月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公布。本次規劃包括三類立法項目,第一類項目為“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第二類項目為“需要抓緊工作、條件成熟時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第三類項目為“立法條件尚不完全具備、需要繼續研究論證的立法項目”。其中,《環境(生態環境)法典》入列一類立法項目,《水法》(修訂)入列二類立法項目。湖北水事研究中心主任邱秋教授受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的委托,承擔了《“生態環境法典”編纂》課題中水事立法部分的研究任務;同時,連續兩年接受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的委托,在2022年主持《<水法>修訂重大問題研究》,研究《水法》修訂基礎理論,提供專家建議稿的基礎上,2023年繼續就《水法》修訂中面臨的焦點問題,主持《環境資源領域法律法規和重點制度研究》,為《水法》修訂提供制度建議。
湖北水事研究中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秉持“立足湖北、放眼全國”原則,聚焦“江河湖”等涉水法律問題,以踐行綠色發展法治理念為使命擔當,持續開展針對性、緊迫性、高質量的前沿研究,研究成果獲得了轉化為國家和地方法律法規、政府決策和行業企業發展戰略的機遇,并為法學學術交流等貢獻了一系列富有實踐指導性、改革創新性與本土法治意識的高水平成果。
隨著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的公布,《環境(生態環境)法典》中的水事立法部分,以及《水法》修訂,成為當前我國水事法律領域最為重要和緊迫的國家立法。這是湖北水事研究中心繼承擔《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研究任務之后,再次承擔國家重要水事立法研究,為推動水事立法從理念走向實踐作出貢獻。未來,湖北水事研究中心將持續關注國家水事立法研究的前沿問題,為實際問題的解決提供具有創新性、明晰性的建議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