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郭慧婷 劉思雨 王雨菲)9月22日,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經管學部副主任、環境與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徐晉濤教授團隊4人來校調研交流。
徐晉濤教授一行參觀了碳排放權交易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低碳經濟學院。低碳經濟學院負責人介紹了中心(學院)的發展歷史、科學研究、師資力量以及未來發展等方面的情況。隨后開展座談交流,低碳經濟學院負責人介紹了中心的建設情況。中心研究人員就各自研究領域與徐晉濤教授團隊進行交流,徐晉濤教授對研究邏輯、技術路線、創新點等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逐一講解。
徐晉濤教授團隊為師生帶來“應對氣候變化”專家論壇。徐晉濤教授以“增長模式轉型、經濟政策與森林碳匯”為主題,在分析經濟增長模式轉型問題的基礎上,深入探討加入WTO對我國經濟增長和環境變化的影響,揭示環境要素對于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他指出,要建立改善環境執法等長效機制,從外延擴大再生產等三個維度發揮森林碳匯作用。
龍顯靈老師以“中國碳交易市場分析”為主題進行分享。她指出,全國碳交易市場本質上是一種可交易績效標準,可交易績效標準體系通常比同等規模的排放限量與交易制度成本效益更低,反映了可交易績效標準體系對產出的隱性補貼,市場的效果能夠帶來的環境收益遠遠大于經濟成本。
彭聰老師以“碳交易自愿市場發展研究”為主題,介紹了自愿碳交易如何運轉、為什么需要構成自愿碳市場、自愿碳市場問題及解決方案以及碳市場的局限等一系列問題。
史湘瑩老師以“氣候變化與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為主題,圍繞國家公園特許經營機制的社區參與和保護效果、國家公園的價值評估與實現與氣候變化影響下的適應三個方面進行了分享。
徐晉濤教授對參會人員提出的疑問一一進行了解答,并針對中心研究人員的研究課題進行了學術指導。
專家介紹:
徐晉濤,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學經管學部副主任,環境與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曾任職中國林科院林業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管理系教授、系主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污染治理政策、氣候變化經濟學、林業經濟學;在《經濟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經濟學季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Land Economics》等中外學術期刊發表文章100余篇。現任《World Development》副主編,曾任《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副主編。現任中國林業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林業局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多次承擔國家林業政策文件第三方評估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國家林業局重大調研任務多項。
龍顯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助理教授、環境與能源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
彭聰,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助理教授、環境與能源經濟中心研究員。
史湘瑩,北京大學環境與能源經濟中心博士后、 山水保護中心執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