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亮 見習記者 楊修杰 丁茹嫣
3月15日,我校學生會權益部聯合6個院系權益部,開展“消費者權益日”知識宣傳活動。那么,我校學生權益意識如何,遇到過哪些侵權事件,又是如何應對的?對此,記者面向全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79份。調查表明,80.45%的學生表示自己或身邊人遭遇過侵權,70.39%的學生認為自身具備維權意識。
了解權益知識是必備素質
注會Q1544班張萌購買的臺燈燈泡使用不久就壞了。商家曾向她口頭承諾保修,但當她去維修時卻被拒絕?!耙蛸徺I時未要求商家給予保修證明,所以只能自己掏錢修理,雖然只有5元錢,但是總覺得權益受到侵害。”她說。
和張萌有類似遭遇的同學不在少數,72.8%的學生有過3次以上被侵權經歷。47.9%的學生購物消費被侵權,39.17%的學生兼職時被侵權。
通過調查,記者發現:在購物消費中,不在意商品信息,不索取或不保存發票是被侵權的主要原因;對于兼職,54.76%沒有想過簽合同。
法學院民法學教師王倩博士介紹,在購物中,要避免權益被侵犯,學生自己主動了解商品信息和法律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對于網購糾紛的處理,其實電商的糾紛解決機制比較完善,仔細研讀交易糾紛解決方式,絕大部分糾紛可解決。對于學生的兼職行為,她說:“學生和雇主之間的關系是雇傭合同關系。擁有書面形式的雇傭合同,更利于維權?!?br />
也有少數學生認為在享受校園服務時遭遇侵權,主要表現為寬帶網絡服務。對此,王倩說:“安裝寬帶是一種網絡服務合同關系,如果網絡運營商明示不允許共享,享受了低價的學生需要遵守約定,和其他人共享是違反合同的?!?/p>
校學生會權益部部長湯東旭介紹,今年各院系新增權益部,負責搜集學生在校內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每單周周三在一粟堂前擺點,學生可前來咨詢權益知識?!斑@些措施加強了大家的維權意識,同學們對于權益知識的了解正在提高?!睖珫|旭說。
大學生維權不應畏難而退
財管專業小吳通過網上招聘信息尋找兼職,中介承諾提供工資優厚的兼職,并索取了200元中介費。但實際工資只有承諾的60%,第一周工作結束后,他便放棄了兼職,也沒有維權。他說:“我沒有多余時間和精力,權當吃一塹長一智”。
調查結果表明:被侵權時,35.24%的學生自認倒霉,47.14%的學生選擇找商家協商,15.71%求助勞動部門或學校。被侵權后,不少學生因維權困境而維權無果或放棄維權,41.39%因維權時間和精力成本高,47.22%因缺少相關證據。
工管專業小張在某教育機構兼職,但后半學期時,她課時增多,不得不放棄兼職。該教育機構認為小張違反兼職合同,需付違約金。她很苦惱,向學校實踐創業部尋求幫助。實踐創業部工作人員聯系法學院教師,了解到之前簽訂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最終,通過協商,該女生拿到了應有的工資。
對于被侵權學生退縮、逃避的現象,實踐創業部部長吳冰雪建議,不要被眼前的困難嚇倒,留下侵權證據,積極主動尋求幫助。
學校多部門聯動 保障學生合法權益
媒介專業小李在北大門某通信營業廳辦理了12M校園寬帶網絡。3月6日,她上網時發現網絡顯示信息共享,并被強制斷網半個小時?!拔覜]有同任何人共享網絡,不明白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3月15日,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她覺得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我向院學生會權益部反映了這個問題,最終通過溝通得知原因并得到解決,維護了自己的權利。”小李說。
我校目前有校、院學生會權益部,實踐創業部,學生事務中心,后勤集團商貿與通信管理中心等組織部門,它們負責收集、反饋、解決學生遇到的相關問題。
“審核并提供兼職信息是我們重要的職能。”吳冰雪介紹,“校內外商家向我們提供兼職信息,在審核商家資質后,我們通過兼職QQ群發布。”她說。發布之后,他們會定期對商家和兼職的同學進行調查反饋,登記備案。本學期,該部已幫助280多位學生找到兼職,且未接到學生對商家的投訴。吳冰雪建議,同學們在兼職時要簽訂用工合同,學會辨別來源不明和虛假的高薪兼職信息。
學生事務中心李丹丹老師介紹,上學期成立了黨員服務站,17個院系的黨員或預備黨員承擔起大型建設項目學生意見調研工作。黨員服務站調研了“學生寢室樓棟門禁系統”“女生寢室走廊安裝攝像頭”等問題,涉及學生7000人次。2015年的校領導接待日活動中,校領導14人次攜部門負責人49人次共接訪483位學生,學生反映的552個問題得到答復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