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智 田天樂 崔夢 黃天福 饒婷
見習記者 張萌 丁思韞 楊詠絮 劉玨
攝影 程時可 李晨 胡浩睿 常旖暉 江星辰 陳安棟
最有才:創作個人專屬漫畫頭像
3月7日,創業團隊“湖經大師兄”為女生送上特別的禮物——創作專屬漫畫頭像。
金創Q1441班聶楊格正興奮地和自己的“新頭像”合影。她幸運地抽中了一等獎,獎品是在一張大賀卡上畫的漫畫頭像。她說:“這幅漫畫是我收到的最喜歡的女生節禮物。”
團隊負責人徐漢城介紹,此次活動以糖果抽獎的方式展開,不同顏色的糖果代表不同的獎項。共有200余人參與抽獎,有40余人獲得專屬漫畫。為同學們創作漫畫的作者是產品設計Q1341班陳家偉,創業團隊成員之一。喜歡漫畫的他從小學開始學習畫漫畫,大學期間他的作品《櫟5-416》校園搞笑漫畫也發表在各大漫畫網站和刊物上。“我有畫漫畫的特長,而女生特別喜歡這種可愛類型的漫畫,獲得專屬漫畫對女生具有吸引力,作為女生節的禮物很適合。”陳家偉說。
最浪漫:完成200份私人訂制心愿
3月7日,法商會計系宿管會在九華廳門口擺點,過往女生可寫下自己的心愿并進行抽獎。若有身穿紅色衣服的女生經過,還能獲得由工作人員制作的紙玫瑰。
活動中200余人寫下了自己的心愿,宿管會成員幫助同學們完成。活動組織者、會計14407徐平平說:“為了寫今天的抽獎紙條和祝福,昨天熬夜到一點。今天很早過來擺點,還幫助完成大家的心愿,雖然很累,但看到很多女生參加,覺得值!”
當天宿管會成員還特意準備了鮮花和賀卡,親自送到老師們的辦公室。會計系輔導員楊榴在收到鮮花和賀卡后說:“真的很開心,沒想到孩子們這么有心意。
最健康:毽球翻飛 運動過“三七”
“18、19、20……”國商Q1441班謝妙正認真地踢著毽子,她最終獲得比賽二等獎。
“去年參加過一些活動,但今天還是積極參加!”謝妙和同伴趙昊紅興奮地說。通過玩你劃我猜、智力問答等游戲,她們已經“斬獲”不少明信片、筆記本等小禮品。毽球比賽讓她們尤其印象深刻,“在這樣的節日里以這樣的方式運動,真的很特別!”
除了毽球比賽,工商管理學院學生會還策劃了拼圖游戲,參與者選擇游戲難度后,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就可以獲得禮品。人力Q1441班張世偉介紹,女生節的活動策劃是在競稿中選出的,“女生們只有通過腦力和體力的雙重考驗才能獲勝,這樣的方式讓節日更特別。”
最溫馨:過有“情懷”女生節 “曬”被愛的幸福
“人收到花的時候,會感覺自己被愛著。”媒介Q1341班的許多女生在空間動態中曬出了“被愛”的幸福——百合花、巧克力和愛心卡片,這是她們收到的女生節禮物。
班長夏紫嫣和生活委員姚珊珊一起策劃了女生節活動。班委用班費買好禮物暫存在男生宿舍,以保持神秘感。3月7日早晨,在第一節課的鈴聲響起前,夏紫嫣和姚珊珊就把禮物拿到教室分發給班級的女生們。
該班周曉昳坦言,收到禮物時有些疑惑為什么是百合花,不過依然感覺很暖心。夏紫嫣解釋,百合寓意淡泊的永恒,作為新聞學院的女生,將來可能會從事輿論引導、社會監督的工作,送大家百合有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祝愿和期待。
最懷舊:跳房子 玩通關 小游戲拾憶童年
3月7日中午,一粟堂前的綠色長廊外排起了一隊女生,她們都在等待“跳房子”。地上共畫了九個方格,按一二格的次序排列,參與者抽取數字,憑數字完成需要跳的方格數,完成即有明信片作為獎勵。這是經濟學系女生節系列活動中的跳房子游戲。
活動負責人、經濟Q1442張亞雄介紹,設計這個游戲的初衷是為了讓女生們在節日里尋找童年的樂趣。經濟Q1443班鐘倩抽到了最難跳的數字7,“小時候經常玩跳房子之類的小游戲,時隔多年,重玩游戲感覺又回到了童年。”她笑著說。
除了跳房子,物流與工程管理學院學生會現場設置了玩通關的游戲。參賽者從起點處通過丟色子一步一步前進,前進途中會遇到智、勇、進、退、獲獎5種情況,智為回答問題,勇為大冒險,完成相應任務后才可繼續丟色子,否則就會被淘汰。
法學Q1541婁永晴稱自己為“幸運之王”,“我完成五次任務,每次丟色子都很幸運地丟到了我想要的數字。”最終獲得一等獎,收獲了心儀的禮物。
最意外:男生“勇闖”女生宿舍送禮物
當天中午,全體男生前往桔三、桔五、桔八女寢,征得宿管同意后進入。男生們到宿舍為班上28位女生送鮮花、巧克力。蘇淑云表示,事先對此毫不知情,當時有些被嚇到,但是收到禮物時,心里非常感動。
早在一個月前,該班班委就策劃了這次女生節的“驚喜”活動。副班長湯千軍是班委中唯一的男生,“我們想讓女生們感受到男生的特別心意,給她們送去獨屬于班級男生的溫暖,今天每位女生都是我們的女神。”他說。
不少男生第一次來女生寢室,男女生宿舍環境的不同讓湯千軍感到意外,“我們班女生都比較有氣質,她們的寢室很干凈,值得我們學習!”湯千軍說。
女生節:“潮”節不該一棍子打死
評論員 劉瀚博 張釗
女生節,于20世紀90年代初起源于山東大學,發展于中國各高校,是一個關愛高校女生、展現高校女生風采的節日。然而,近年來,部分高校團體組織的女生節活動呈現庸俗化、娛樂化的趨勢,在表達對女生的關心和愛護的時候,甚至出現了低俗化的“橫幅”事件。于是,引起不少公眾的質疑,高校組織女生節到底活動意義幾何。
筆者認為,女生節作為高校校園興起的一種“潮”活動,在引導女生關注自身思想素質、道德修養、文化內涵、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并不應該出現了少數的舉辦形式不當現象就一棍子打死。
女生節活動提倡男女生共同參與,有利于引導學生培養尊重女性的意識和理念,提高對男女平等的理解與認識。同時,有利于同學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接觸與來往,起到相互鼓勵、相互提高的目的。
在這項作為女生“特權”節日舉辦的各項活動中,她們也可以培養自強自信自立意識與能力,使她們有一個表現自我的機會與場合,在同校師生面前充分的展示和鍛煉自己,激發她們的上進心與創意能力,有利于自己的成長和今后步入社會的需要。從害羞的“丑小鴨”變成了美麗知性的“白天鵝”,相信更多的女生愿意變得開朗和勇敢。
女生節是一項新興校園文化活動,成為女生們的“潮”節日,并以其內容健康、形式新穎、具有普遍性的特點深受學生歡迎。作為高校校園趣味文化的一部分,如何讓“潮”節日過得更具有創新性更有意義,才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活動參與的主體應當是女生,讓他們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不僅僅是男生表達關愛女生的“狂歡”,活動內容上更應當積極向上,貼近校園學習和生活,當然組織形式上還得具有創新性和趣味性。學校也應當利用這個開展思想教育和文化娛樂活動的機會,形成開展學生文化活動、互動交流、思想教育的一種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