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
副校長付宏致辭
教育部統計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房祥忠教授致辭
本網訊 3月22日至24日,大語言模型應用系列研討會(第一期) 在我校舉辦。會議由教育部高等學校統計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我校統計與數學學院承辦,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大數據統計分會、湖北數據與分析中心和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協辦。來自全國35所高等院校的6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
副校長付宏致辭。他對與會的專家和代表表示歡迎,并介紹了學校基本情況和統計與數學學院的情況以及統計學科發展現狀。他指出,在當前科技發展、新質生產力探索的背景下召開大語言模型研討會恰逢其時,希望該系列研討會能搭建高校教師數據素養與技能提升的又一重要平臺。
教育部統計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房祥忠教授對我校承辦此次研討會表示感謝,并探討了人工智能技術對學科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提出共同推動大語言模型在高校教師教學、科研等工作中的重要性。
張耀峰、張志剛、雷俊麗、胡凡、蔡艷麗分別就大語言模型應用專題進行報告。張耀峰強調了高校數字化轉型和高校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必要性,并就大語言模型發展情況、人工智能的系列衍生工具及它們在各個社會場景中釋放潛能的現狀進行了概述。張志剛重點介紹了大語言模型的技術原理、訓練以及微調方式,講解了大語言模型在不同場景應用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雷俊麗從提示詞工程的角度詳細講解了如何用好大語言模型,就提示詞撰寫原則、提示詞要素、提示詞進階等方面展開介紹。胡凡分享了大語言模型在科研應用中的實戰經驗,從“六部法”探索科研項目選題與創新點、直擊科研核心功能、擴展科研趣味功能展開了分享。蔡艷麗分享了大語言模型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案例,介紹了人工智能輔助教學課程設計及PPT制作等方面的經驗。
研討過程中,與會者積極參與討論、交流互動,并跟隨報告進行現場實操。通過兩天的研討交流,初步掌握了大語言模型在教學、科研和日常工作中的應用技巧。與會者均表示此次研討會獲益匪淺,認為大語言模型將大幅度提高日后的工作效率與質量。